煙筒耐高溫乙烯基玻璃鱗片防腐膠泥
煙筒耐高溫乙烯基玻璃鱗片防腐膠泥
玻璃鱗片涂料施工
1、 環境條件:
(1) 在大風天禁止涂裝作業。
(2) 在潮濕表面上不得進行涂裝作業,待涂表面周圍溫度至少不能低于露點以上3℃,相對濕度一般不能大于85%。
(3) 在氣溫低于5℃時,鱗片涂料的固化速度明顯減慢,一般不進行噴涂作業。
2、 冬季施工措施:
(1) 為了保證冬季施工的鱗片涂料的固化性能,被襯設備、煙道外部應采用保溫材料整體包覆。
(2) 采用空氣加熱設備,通過空氣熱傳遞,使被襯基材表面升溫至10℃以上?;痣姀S也可以在設備內部采用蒸汽管道加熱。
(3) 濕度控制:設備內部的相對濕度一般不能大于80%。
(4) 為了防止涂料濺在皮膚上或眼睛內,施工時應穿工作服和護目鏡。
(5) 操作人員如有頭暈、頭痛、 、嘔吐等不適感時,應立即到有新鮮空氣的場所休息。
二、鋼結構表面處理施工規范
1 表面處理
1.1表面處理前,設備應是已按圖紙要求制造、檢驗合格的,且應是把與吊裝、保冷或保溫等有關零部件預先焊上,防腐蝕處理后不能再對設備施焊。
1.2干法噴砂或噴丸用于表面處理,詳細施工要求如下:
1.2.1預處理
(1)需防腐蝕處理的表面焊縫上的焊瘤、焊渣、飛濺物均應打磨掉。
(2)結構轉角、表面凹凸不平及焊縫表面應打磨平整或圓滑過渡。
1.2.2噴砂(丸)除銹
(1) 噴砂(丸)除銹(包括質量檢查及涂刷*道底涂)應在8h內完成。
(2) 對于大型設備,無法在8h內完成時,可采用分段噴砂(丸)的辦法。即先 對一定面積進行噴砂(丸)除銹,經檢驗合格后涂刷*道底涂,待底涂固化后,再對剩余部分噴砂(丸)除銹,此時應對已涂底涂加以保護,并在其繼續噴砂 (丸)端至少應留出50mm的距離。使能交叉噴砂,從而保證噴砂(丸)的質量。余類推。噴砂(丸)檢驗合格表面在涂*道底涂前應用酒精或丙酮清洗。
(3)噴砂(丸)所達到的質量等級按照GB 8923-88《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》Sa2 1/2,要求完全除去金屬表面上的油脂、氧化皮、銹蝕產物等一切雜物,并清
三、玻璃鱗片(底涂、中涂膠泥、面涂)施工技術規范
1、底涂
1) 取預配好的適量底涂,再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攪拌3min以上,攪拌均勻后使用。用毛刷或輥刷涂1-2道,用量0.20kg/.平米左右。在經處理后的待襯表面涂刷*道底涂。
2) 在混凝土基礎施工時,若粘度略高或低溫施工環境中,為了增加涂層與基層的接合性,可適當添加5-10%的溶劑進行稀釋,溶劑以苯乙烯為宜。
2、鱗片中涂膠泥
1) 取適量鱗片膠泥預混料,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,攪拌均勻。一次攪拌控制在30 min內用完,且初凝時間應控制在40min左右。
2) 用抹刀單向均勻地將施工抹在涂好底涂的基礎上,每道施工厚度(初凝后)為1.0±0.2mm,用量為1. 5kg ~2.0kg/道.平米左右,每道涂抹的間隔時間為12h。
3) 通常情況下,施工2道即可,特殊情況下(如介質中含有固體磨料),施工厚度可增至三道。
4) 在施工過程中,施工面應保持潔凈,如有凸起物或施工滴料應打磨平整。
5) 2次涂抹的端部界面應避免對接,必須采取搭接方式。
6) 鱗片層的修補
a) 經檢驗發現針孔、雜物時,應用砂輪機將其打磨清除,對針孔或貫通襯層的缺陷應打磨至底表面,并成坡形過渡,坡面與基體的夾角用溶劑清洗并干燥后,應重新涂抹底涂和鱗片中涂施工。
b) 經檢驗發現有漏涂或局部襯層厚度不足等缺陷,應將該區域表面用溶劑清洗干凈,干燥后再次涂抹施工料達到規定厚度。
煙筒耐高溫乙烯基玻璃鱗片防腐膠泥